三、生成,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黄老师的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课堂教学中他牢固树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这一教学思想,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对此,他有着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上课,特别是上观摩课、公开课或比赛课,要坚决摈弃演练和作假,还课堂真实面目,课堂要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他认为真实的课堂不能一味的预设,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正如吴刚平教授所说的“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
另外他还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追求简单和实用,即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认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
在一次区级的教学观摩活动中,黄老师上了一年级《统计》一课,在这节课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了“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表演了大象生日会的全过程,生日会上让小朋友统计“参加生日会的客人数”、“客人送来的生日礼物”、“客人喜欢吃的水果”这三个教学环节,设计得十分巧妙又顺理成章,学生自始至终解法地参与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统计的方法,体会到统计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这堂课看似简单却值得细细品味,真正体现了“真实有效,动态生成”。
说它真实,是因为整堂课并不是顺流而下,学生是在错误、矫正与反思中前进的,充分展现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答错了问题,黄老师不是轻易否定或批评学生,而是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一种资源和财富,既不急忙请其他同学代答,也不越俎代庖,由老师自己直接说出答案,总是用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启发诱导,耐心地等待学生求得正确答案,让学生品尝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说它有效,是因为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生活是需要统计的统计是有一定的方法的,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它生成,是因为关于统计的方法,关于统计的价值,关于成功的学习体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老师教给的,而是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亲历、体验、思维中逐步获得的。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教……”
正如黄老师常常所说:“课程改革既要与众不同,更要力争尽善尽美,因而,我们要学会审视与思考,学会接纳与选取,学会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认识基础教育,在不断传承、反思昨天,牢牢把握今天的同时,才能超越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