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授渔,教会学生“自我觅食”
布鲁纳反复强调,要把人当作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人,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黄清木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这一点,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自学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这既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索的广阔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质疑问难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觅食”的学习能力,逐步形成会问、乐问、善问的思维品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他经常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让学生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而把课前自学的存疑集中在课堂研究讨论,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2004年漳州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黄清木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表现得淋漓尽致,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获得了一致好评。在这节课教学中,他课前布置了学生自学教材,课堂上,组织交流自学收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接下来着重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提出,“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不平均分,能用分数表示吗?”“为什么叫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分母为什么写在下面,分子写在上面?”“分数有什么用?”这是学生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与学生共同研究中,突出地表现了黄老师对与教材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对所提问题的敏捷反映。这对教师的素质是一个考验和挑战。学生学得懂的,大可不必按部就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也可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