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和谐的课堂——流连忘返的境界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急功近利的思想经常左右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但陈老师勇于超越功利的困扰,她常对同事说:作为老师就要守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要学会抵挡诱惑,要学会超脱,因为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我们已经拥有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在陈老师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比学生更重要的东西,没有比学生的发展更为可贵的东西,因此:她的课堂教学不仅为结果而教,也为知识的发生过程而教,她超越“考试论”;她不仅为一节漂亮的公开课而教,也为千千万万的常态课而教,她超越“成名论”;她不仅为大部分正常儿童而教,也要少数弱势儿童而教,她超越“效率论”。总之,在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她已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她已实施了和谐的教学过程,她已达成了和谐的教学目标,她的课堂教学是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幸福成长,让学生流连忘返的主阵地。
1.她的课是磅礴大气与完美细节的和谐。
在课堂教学中,陈老师追求大气的课堂。一方面,上课时,陈总是面带微笑,从容而又自信地面对学生,不急不躁,运筹帷幄。面对突发事件,她能灵活巧妙地加以应付,面对课堂生成的资源,她能摆脱教条的束缚,摆脱教材的束缚,摆脱原定思路的束缚,艺术地加以利用,据情而教。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一课,当陈老师出示完课题,准备用“实验—发现—验证”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位学生(得过家长的帮助)竟大喊:“长方形的面积用‘长×宽’来计算”,此时,陈老师抛去原来的预案,转而采用“验证—应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并没有因此而乱了方寸,学生仍然学得十分认真,探究得十分投入。另一方面,大气的课堂还表现在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时总是采用粗线条、框架式的结构,总是能给学生充分地“留白”,让学生有充分思考、表达的空间。当然,陈老师在追求大气课堂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细节的关注。课堂上,她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她注重捕捉学生一个个细微的动作,以点折射出面,用细节来成就完美。
2.她的课是真情赞美与美丽批评的和谐。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陈老师是那么地热爱着她的学生,在的课堂教学中,听不到愤怒地呵斥,也听不到无奈地哀叹,因为,在陈老师的心中“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因此在她的课堂中,是老师一句句真诚的赞美,热情的言语点亮学生自信的火把,催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当学生进步时,她真诚地对学生说:“你就像开花的芝麻节节高”,当学生想出不同的解法时,她深情地对学生说:“你独特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当学生有新发现时,她由衷地祝福学生:“你简直就是未来的数学家”;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她还会亲切地对学生说:“再给你一次机会,相信你会改过来的”;当学生语塞时,她伸出双手,大方地对学生说:“让老师把灵感和智慧传递给你”……学生们就是在陈老师这样充满“母爱般”又高于“母爱般”的鼓励下,个个对数学产生兴趣,个个对数学产生迷恋,从此走上成功之道!与赞赏相对应的是批评,批评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低,自制力较差,课堂上或多或少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如果没有批评,还一味地表扬,那么后患是无穷的。当学生有错误时,陈老师会适时、适度、有智慧地批评,但陈老师批评的话语是充满风趣幽默饱含善意的,她的批评既能使犯错误者体面地接受,又能使旁观者引以为戒,起到以点带面,教育全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