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哪里最危险、哪里最困难、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他们放弃了过年,坚守在一线助群众过关;他们离开了“小家”,攻克一个个难关,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守护着“大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履职担当、英勇奋战,全力以赴织牢织密疫情阻击的红色防护网。
突出组织领导扛起“新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委统筹驾驭凝聚合力
漳州高新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及时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任总指挥、组长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两名区领导常态化坐班指挥,采取双领导负责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双领导挂钩指导各镇(办);坚持“一盘棋”思维,先后召开3次党工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区防控疫情指挥部及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市应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研究部署疫情防控重要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全面动员,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最大限度把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聚焦到疫情防控上来。特别是注重做到“五个一”:即“一镇一台账”,落实主官主责;“一业一方案”,落实主业主责;“一企一帮扶”,落实挂钩职责;“一周一会商”,落实复工复产;“一心一意”,落实担责尽责,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
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
以上率下,党工委书记带头除夕夜开始在岗工作,现场分析研判、统筹指挥,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完善领导挂镇包村责任制,区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坚持每天深入一线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加强对车站路口、农贸市场、重点村居等关键“卡口”进行重点督导,准确掌握疫情,及时发声指导;镇和村(社区)“一把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靠前指挥、责任到人,开展全覆盖、地毯式、零遗漏排查登记;带动区直各相关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各司其责、协同配合,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强化一线督导压实责任
建立在疫情防控阻击一线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机制,成立三个一线考核组,近距离、科学精准评价干部,关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站出来、冲上去、顶得住的干部。同时,建立“1+X”联动监督机制,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到辖区开展实地督查,确保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实地明察暗访13次,累计检查单位54个,累计发现问题25个。有2名村干部停职检查(其中1名村主干)、2名村干部诫勉谈话、4名村主干通报批评。
强化堡垒作用织密“防护网”
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打响以后,全区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省委、市委号召,闻令而动、履职担当,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落细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新区实现了防控摸排全覆盖
该区压实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属地责任,严密构筑责任监督网、出行监控网、出租监管网、健康监护网、物资监测网“五张网”,坚决守好入区管理、村居管理、单位管理、家庭和个人管理“四道关口”,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一站一口”(漳州动车站和漳州南高速出入口)自1月27日设置防疫留验站以来,累计共投入人力807人次,分别检查旅客3.71万人(进站2.33万人、出站1.38万人),检查车辆数1.22万辆、人员2.48万人;按照“大村两个、小村一个”原则,镇村共优化设置卡口点143个,每日投入近1600人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颜厝镇党委对辖区内设置的50个文明劝导站及检测站,制定健康随访“一册一档两跟踪三必问”,切实把好入村防线;特别是针对辖区内白云小区、莲浦小区和龙江新苑等三个安置小区,存在人员密集、内部串门多、出入频繁等问题,在每栋楼中分别推选1名党员担任楼长、1名村民担任副楼长,确保排查全覆盖。靖圆镇村办党委推行党建“1+3”模式,即党员包片联户责任制+信息排查队、宣传劝导队、防控管护队,建立一面党旗、一支队伍、一个工作群、一张登记表、一份告知书、一只手电筒等“六个一”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无遗漏。全区累计关停庙宇、饭店、棋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474个,取消各类“热闹”活动159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新区实现了宣传引导入人心
“疫情期间,庙门已关闭,谢绝外来访客……”走过高新区南大道,上街社天后宫入口处的LED屏上,往年的民俗庙会信息被24小时滚动播放防疫的宣传信息取代。
再往江边,南湖文化生态园各主要进出口整齐地码放着一人来高的水马,上面醒目的“闭园”字样,提醒着人们警惕疫情防控不容乐观……
这是高新区防控“新冠”疫情宣传阵地的一个缩影。该区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主力军作用,组建镇村党员队伍、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平安志愿者、村计生中心户长及老人协会等五支“红色工作队”,通过广播、宣传车、标语、微信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目前,共设置683条横幅(标语),进村入户分发倡议书等各类书信117464份;推出种类多样的宣传视频,创新各类说唱、木偶戏等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关注度高,点击率破万;各村(居)主干更是亲自上阵担任广播员,用乡音“喊话”群众,要求减少出行、禁止聚集,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防疫知识入脑入心;各级媒体包括高新区公众号,共报道新闻726条(篇),其中:省级媒体152条(篇)、今日头条9条(篇)、央视移动互联网1条、学习强国1条,市级媒体227条(篇)、短视频9篇。
在防控疫情战线上,漳州高新区还针对动车站、高速出口、交通主干道等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建立临时党组织31个,选派党员干部803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抽调19名党员干部成立漳州动车站防控疫情检测站临时党支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24小时值班在岗,其中颜厝卫生院的党员医护人员更是日夜坚守车站,对进出旅客进行测温筛查及防疫消毒,严格把好“入漳出漳第一关”。
发挥党员示范当好“守护人”
防控疫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1月21日下午,草前村支部书记陈建顺在靖圆办开完会后就急匆匆地赶回村里,连夜召集村干部,开了个紧急会议,立即就新冠肺炎防控进行了工作部署。
第二天,草前村村里多了五个小蓝帐篷和五面鲜红的党旗,村干部坐镇其中,劝阻村民外出和外来人员进入,提醒做好防护措施,提高村民思想认识。
村里防疫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原本不了解疫情的村民也因为村两委的努力宣传,开始重视起来。“书记,我们要加入战‘疫’队伍!”不少村民甚至找到陈建顺想要自发组建队伍,加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像陈建顺这样的村委书记在高新区并不是特例,在疫情防控中,漳州高新区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引导党员扛起党旗,亮出党徽,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冲在前、干在先,做到用无声的示范,凝聚起防控疫情的正能量。目前,全区共有228个基层党组织、3927名党员投身战“疫”,组建各类“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175个, 2613名党员参与,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
党员干部作先锋。全区广大党员带头对“街头巷尾、房前屋后、屋内屋外”进行大整治,及时清运生活垃圾、清理河塘沟渠,定期、定时对人居环境、农贸市场进行全面的消毒消杀,并加强对农贸市场及私下的野生动物交易排查管控。带头深入44个农贸市场、41家零售药店、46家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累计检查536次,处理疫情相关投诉举报12件。
支部书记当尖兵。全区70个村(社区)、农场党组织书记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群众抗击疫情的“主心骨”、排忧解难的“万事帮”。九湖镇党委建立“三明确一承诺”工作机制,明确由党支部书记冲在前,带头做好跟踪服务,确保隔离人员隔离到位。靖圆办各村(居)主干主动作为,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当好排查员、示范员、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五大员”,团结辖区党员,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构筑联防联控的严密网络。
普通党员齐上阵。在村(社区)基层一线,广大党员,踊跃参与志愿服务,主动当好阻击疫情的“排头兵”,获得群众普遍点赞。漳州市水仙花协会党支部组织委员、有着40多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张亚亮第一时间响应九湖镇党委的号召,带领协会15名普通党员组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党员突击队,投入到防疫一线;颜厝村的3名预备党员颜艺聪、颜宗富和王世清主动请缨,成为护卫一方平安的战斗员。颜厝口腔门诊医生颜艺聪还主动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医药公司,向颜厝镇政府捐赠75000片含氯消毒片。
艰难事一桩桩克服、暖心事一幕幕涌现、好消息一个个传来……在这场人人都是主角的战役中,高新区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扛起“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高高飘扬。
相关链接》》》
漳州高新区八条措施激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
一、选拔重用一批一线干部
把干部考核的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一线,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及时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的实际表现、具体事例,建立“疫”线干部考核纪实档案,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综合平时一贯表现,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择优予以提拔重用;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效突出且符合条件的事业身份领导干部,按程序报批优先推荐进入行政岗位担任领导职务,充实到区直单位、乡镇领导班子。
二、择优晋升一批公务员职级
在职级职数限额内,统筹职数优先向疫情防控一线倾斜。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含参公),综合平时一贯表现,择优予以晋升职级。
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树立一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对疫情防控表现突出的一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党工委名义及时表彰,并在漳州高新区微信公众平台开办专栏,择优向上级部门和媒体推荐宣传;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一线故事”“一线事迹”,持续推出榜样故事,宣传先锋团队和先进个人,传递典型经验、传递正能量;对抗击疫情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优先推荐为市级以上劳模人选。
四、发现培养一批后备力量
对表现突出的村居干部工资薪酬优先列入第一档次;对表现突出的村(居)两委成员列入村(居)主干后备力量;对表现突出的农村党员、青年纳入村(居)组织后备力量;对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表现良好的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有计划选派到关键部门、重点岗位进行蹲苗,强化跟踪培养,条件成熟的及时提拔任用;对在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不受本单位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等限制及时发展入党。
五、选拔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对疫情防控医务人员,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漳州市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享受相应人才政策资金补助;对贡献突出的医务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推荐为区级以上各类优秀人才;对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且表现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择优推荐评审高一级职称,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六、专项奖励一批优秀干部
适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专项考核和奖励,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考察重要内容;疫情防控一线部门、单位考核优秀比例适当上调,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当年年度考核优先评为优秀等次。
七、关心关爱一批工作人员
设立区级关爱基金,多方筹集资金,开展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关怀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通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切实保障好防疫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下拨专项党费给疫情防控一线,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发放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组织防疫一线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经费由区财政拨付;统筹安排各方工作力量,合理安排一线人员轮休、调休,对因参加疫情防控未能休假的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及时安排补休,补休时间不计入年休假天数。
八、容错纠错一批党员干部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加大一线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力度,将容错纠错机制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旗帜鲜明为冲锋在前、敢于担当、不谋私利的党员干部担当负责,激发干部创业热情,为在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广大党员干部撑腰鼓劲。本版文图由 洪乐敏 陈群 王鑫超 曾晓婕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