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文新闻网 > 人文 > 诗意龙文

闺阁铁汉蔡玉卿(三)

诗意龙文   时间:2016-05-11 15:50    http://www.lwxww.cn/   

◎苏水梅

  三、青青子衿

  (1629年,蔡玉卿18岁)

  崇祯二年(1629)冬,黄道周料理完家事,便携蔡玉卿夫人上京。黄道周受命前往浙江为乡试主考官,任右中允。

  漳浦北山。

  山上松树挺拔,生机勃勃。

  蔡玉卿凌晨醒来,屋里进了雾,

  她小小的心,温柔醇厚,

  消融在无边的快乐之中。

  窗外竹子挺秀苍翠,

  焕发出理性的光辉

  和人格化的精神。

  日常琐碎是辛苦的,

  可是无论多少辛苦,

  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都无比快乐,甘之如饴。

  昨晚听到雨声,

  山村秀美,雨水,

  从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

  滴滴答答响声清脆。

  前一拨雨才落脚,

  后一拨雨又来了。

  雨,是这世间的伙计,

  降落地面忙着擦洗东西——

  裂痕斑驳的松树里藏着尘土,

  雨用灵巧的手擦松树的老皮。

  雨把马车擦干净,

  雨把车轱辘擦出纹路。

  雨擦亮了泥土间的小石子,

  青色的小石子像鸽子蛋,

  露出褐色的纹路。

  雨擦花朵时格外轻,

  它脸上有晶莹的水珠。

  蔡玉卿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屋里充满了柔软、温馨,

  知识被智慧照亮。

  柑桔树长出青青的小芽,

  蔡玉卿辛苦忙碌,时光匆匆,

  她观察漂浮在夕阳上的云朵,

  云朵好像一群雪白的绵羊。

  树木光秃秃的枝条,

  直指天空,仿佛要求老天归还它,

  曾经繁茂于枝头的叶子。

  她弯腰起身,嫣然一笑,

  百花随风起舞,蹁跹摇曳,

  醉了的蝴蝶,

  在丝丝斜阳里,

  听昨夜起自西窗的风。

  心像歌曲,

  缀一串鲜亮的虾子红。

  云留痕,浪的柔波,

  永远守住不老的灵魂。

  转眼又是清明,

  先生像棵柑桔树,枝叶婆娑,

  精神抖擞,忠诚慈爱。

  蔡玉卿深情地眷念,

  她心地善良心肠善感,

  坚韧如一,从不变换。

  她的心灵安详柔顺,从不动摇。

  蔡玉卿与先生心心相印,

  听从先生的教导。

  与心上的人儿相濡以沫,

  漫长的路越走越漫长。

  蔡玉卿临卫夫人贴,

  人人争以匹锦售之,

  如此得以补充家用。

  大明的时局动荡,

  黄道周先生忧愁万分,

  人人都在巨大的黑暗之中。

  她期待黎明一点点降临,

  低矮的屋宇下

  空气凝聚而滞闷。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得更多,

  墙边的茉莉花开了,

  飘进淡淡的香。

  漫长的夜晚她难以成眠,

  黎明来时,她思考如何穿越薄雾的滞重,

  人生起浮,也许都在一念之间。

  黄道周先生《三易洞玑》书成,

  又作《料理三易稍已就绪》,

  忽闻金兵入关,

  慨然辞墓出山。

  至建安遵化已破,

  边境告急,有檄征师,

  此时恰逢朝廷命他进京任职,

  蔡玉卿简单收拾了行囊,

  毅然跟随先生北上。

  蔡玉卿对夫君一往情深,

  影子在风里呼唤,

  踏过季节的河流,

  细小的忧伤躲在浪花里。

  温存地播种,欢乐地厮守,

  她更加稳重地行动。

  不学羽毛随风飘零,

  她沉默不语,默默守护

  艳丽的容貌,

  犹如一支利箭早在弓弦静止之前,

  就把目标射中。

  她相信他的话语,

  从对他的信仰中所获得的一切,

  如此清晰,如此固若金汤。

  这一天,路过娘家鹤峰村,

  女儿来与父母告个别。

  母亲握着蔡玉卿的手,

  再三叮嘱:“路上要小心,

  照顾好你的夫君!”

  堂兄蔡春溶送至村口,

  把一包点心塞给蔡玉卿:

  “伯母知道卿儿最爱吃

  老家的米糕,这是甘蔗和龙眼干,

  还有刚刚摘下的柑桔和青瓜。

  路上要多多留心先生的身体!

  切记,切记!抵达京城要来信!”

  蔡玉卿接过大包小包,

  调皮一笑:

  “春溶兄最是体贴周到!

  兄长多多照顾玉卿双亲,

  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无论前路多少艰辛,

  只要能和先生在一起,

  卿儿不怕,多多保重!”

  爱先生,是蔡玉卿一生的事业

  守护先生,对先生的挂念,

  操心和祈祷一分钟也不会停!

  每天的忙碌让蔡玉卿觉得充实,

  跟随先生照顾他的生活,

  蔡玉卿是多么的开心!

  她又是多么满足于眼前

  的生活!朝朝共暮暮!

  缓缓流淌的这一条河流,

  魂牵梦萦着的海洋文明,

  时常出现在我的思绪里。

  西方海洋文明的气息,

  在苍翠的山野间悄然绽放。

  北溪和西溪绕城而过,

  四百余里的纵深,

  构成月港的经济腹地,

  五个世纪过去了,

  这片流域在漳州历史中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寻着当年蔡玉卿的步伐,

  人们不难发现:

  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

  影响相互叠加,九龙江

  流域的文化色彩斑斓无比。

  那个不太寒冷的冬天,

  这对新婚夫妇从家乡闽南出发,

  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

  经历千辛万苦到京城,

  已是第二年的春天。

  蔡玉卿写下《宫怨》——

  “长安路上少行人,

  钲鼓声声枕上惊。

  闻道远阳夷氛恶,

  寒灯寂寂雨淋铃。”①

  黄道周先生没有俸禄,

  好在京城朋友纷纷接济,

  蔡玉卿始终铭记于心。

  她平静极了,

  她将额际的发丝掠开,

  准备好了要迎接生活

  的又一轮挑战。

  兵灾离乱,风雨摧残,

  听百姓心酸的呜咽。

  悠长的巷子深处,

  光阴跌宕,留下许多惋惜。

  苦的日子里也有甜,

  先生在书房写字,

  蔡玉卿站在一旁观看,

  用扇子驱赶苍蝇。

  她忍不住轻轻地笑:

  “这苍蝇,这苍蝇,

  实在讨厌!讨厌!”

  黄道周停笔,看见娇妻

  如此这般笑出声音

  他的诗在笔和纸之间接续,

  《京师物繁,苍蝇为最,

  爱伸樊棘,别成小言三章》

  蔡玉卿为他吟诵:

  “何来遽集此,相扇而繁徒

  赤豆分余鬼,皂衣散短襦。

  寒香驱不诫,炙热合群呼。

  终日烦搔洗,依呵只路隅。

  讵解四方语,偏知百丑情。

  愠于看琐琐,逢彼动营营。

  不复顾人面,何须通姓名。

  针头腥气在,狗苟自昆兄。

  称文白鸟氏,守义玄驹家。

  楚服尔何有,英声卿自嘉。

  寻膻从入幕,选鼻坐高衙。

  拔剑无须怒,幽阴蝎虎叉。”②

  先生幽默可爱,

  蔡玉卿打心里喜欢。

  黄道周先生收拾笔墨

  拿起一方小石子不停摩挲

  “为夫想到一个好主意,

  夫人就以‘润石’为字!”

  “润石,润石……”

  蔡玉卿口中念念有词,

  “此意甚好,甚好!”

  “为夫的字为‘石斋’,

  夫人日日悉心照顾,

  这日子很是滋润!

  为夫乐意沉浸在温润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夫妻的交流如此顺畅。

  那些固若金汤的坚持,

  透过雨帘,透过日常

  那些乌黑苍劲的树干,

  撑起鲜绿,撑起生活

  水灵的密叶和精神

  都懂爱的力量……

  ①见载于《蔡夫人未刊稿》。

  ②引自厦门大学出版社《黄道周》一书,第129-130页,青禾著.2014年4月出版。

来源:龙文报 编辑:赵露佳 时间:2016-05-11 15:50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