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侯( ——1940),俗名黄拢狮,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黄坑渡头人,是片仔癀秘方和制作技术的传人之―。水有源,树有根,谈到片仔癀也就必然谈到它的历史渊源。
明朝嘉靖后期,权臣严嵩专断国政,他结党营私、杀害政敌、重用自己儿子严世藩,排斥异己,政治极其黑暗,宫廷一御医,因不满严嵩父子残害忠良,逃离京都,辗转来到漳州东郊璞山岩寺,削发为僧。当时寺僧有练武习惯,平时舞刀弄枪,难免身伤骨损,这位隐名的御医将带来的宫廷秘方,制成八宝丹(以下统称“片仔癀”),为习武的寺僧疗伤,疗效独著。附近农民遇有刀伤棍损,寺僧也广为施治,无不药到伤除。片仔癀在群众中有很高声誉,但这位隐居御医对此药处方不外传,成为璞山岩寺的传家宝。清末,片仔癀秘方传到寺僧修文手中,寺庙香火式微。修文为生计所迫,便将片仔癀制成成品,寄托东门“馨苑”茶庄出售,修文死后,片仔癀秘方和制作技术由其弟子延侯继承。后来,延侯还俗,娶“馨苑”茶庄李珠为妻,从此,便以茶庄为据点,生产“僧帽牌”片仔癀。
延侯还俗后,广交文人名士,经常品茗清谈,介绍片仔癀药效。通过文人们的口头宣传,他把片仔癀进一步推向社会。片仔癀药效神速,一片见效。专治刀伤、骨折,消肿消炎,还可治枪伤。大面积烧、烫伤,蛇蚊伤,肝肾炎,无名肿毒等症,具有清凉解毒、退热、杀菌等功能。开刀手术服用.能消炎止痛,使患者伤口不感染、不发髙烧、愈合快。片仔癀经推向社会后,广为群众了解药用。当时,一些舟走海外的水客,熟知东南亚一带民性强悍,常因斗殴致伤,闻名片仔癀有特殊疗效,每次海外归来都携带一些出洋;华侨回国回乡探亲,亦多购此药,作为赠送亲友的礼品。于是片仔癀遂在海外行销,在东南亚各地享有盛名。
民国中期,茶庄“馨苑”实际上已以制药为主,专制“片仔癀”、“秋习丹”、“七厘散”销售。抗战前,黄延侯为了争取外销,曾到厦门市开元路开设“馨苑”分店,销售已制药品。抗日战争爆发翌年,厦门沦陷。黄延侯不愿做“顺民”,愤然关闭分店.回到漳州。这时,他已患有严重疾病,自知不久于人世。—心想把片仔癀秘方传于后人,按照璞山宕寺规,片仔癀处方和制作技术只能“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他考虑到儿子幼小,无力继承,乃决定打被寺规,将处方和制作技术传给妻子李珠,才使得这一宝贵医药遗产传下来,造福后代。一九四〇年,黄延侯病逝后,其妻李珠继续生产经营片仔癀。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馨苑”号划归医药行业。一九五六年全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馨苑”和其他8户同业,组成公私合营漳州制药厂,片仔癀成为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被列为厂内的主要产品之—。一九六五年,片仔癀商标才改为“荔枝牌”。由于“片仔癀”疗效显著,一九八四年荣获我国产品质量的最髙荣誉奖“国家金质奖”。一九九四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药保护条例》,片仔癀又被列入“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之内。一九九五年,片仔癀经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药名牌产品专家审核,推荐为“中国中药名牌产品”。
片仔癀在国际上被誉为“安家至宝”、“神州妙药”, “中国特效的抗菌素”,畅销港澳、东南亚、印尼、日本、瑞士、加拿大、美国……,国际友人还纷纷要求在西欧设立片仔癀分销处。
根据《漳州文史资料》第22辑和《龙溪风物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