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文新闻网 > 人文 > 北溪书院

朱熹与翁建村

北溪书院   时间:2015-07-20 16:15    http://www.lwxww.cn/   

 

后建社建溪祖宫,供保生大帝

 ⊙翁建社九旬叟 王清方 口述 沈少辉 整理

  朱熹在漳州任知事期间,常至乡下巡访民情,同时也游览郡域的秀美山川,适逢钟灵毓秀的处所便多有驻留,或聚而论道,或讲课授徒。如云洞岩、白云岩等地,皆留有其讲经处和书院。

  相传,朱熹在漳州最先看中的既不是云洞岩也不是白云岩,而是一处叫“建溪”的地方。“建溪”是漳州东北郊虎林山北麓一个地势平缓的丘陵地带,周边为虎林山、石鼓山与后路山三山相连,山下有九龙江北溪的九十九湾支流环绕而过。端的是山青林茂、江流如带。2001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了虎林山一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印证了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生息繁衍。

村民口中的海潮堂旧址

  据说,朱熹当年常与北溪先生陈淳结伴同游。一日,沿北溪顺流而下,来到一处叫“洪拦口”的地方,看到北溪水的一条支流顺着东南方向,从几座山间蜿蜒而去。两人便缘溪而行,来到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旁。朱熹见一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内心非常喜欢,便在村边渡口旁一座供着水神的“海潮堂”歇脚,继续谈论着对理学的见解。村里的人得知大名鼎鼎的朱文公来了,便奔走相告,前来听他和陈北溪坐而论道。后来,朱熹常来此处讲经论道,渐渐地,这里便积攒了人气,便有了黄、林、赵、王等姓的人家到此处定居。因为村庄建于溪边,故人们便把此村称为“建溪”。也有一个版本,说是朱熹为纪念其出生地——福建尤溪,故将此村命名为“建溪”。后因洪水泛滥,数次侵袭海潮堂,朱熹便移居至建溪的西桥畔一带,继续解经讲学。因为朱文公之故,西桥畔一带又聚居了一些人家。可惜洪水再次泛滥,又侵扰了村西的讲学处,朱熹只好另觅他处,后来去了颜厝的白云岩。但建溪的几姓人家,已离不开自己辛苦营造的家园,并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村民谓海潮堂后来建大庙,此处为大庙的后殿,大庙文革时毁。

  后来,为了纪念朱熹,建溪人把家园的名字改为“翁建”(朱熹字晦翁),而把后来移居的西桥畔一带称为“后建”(今后店),这就是翁建村名称的由来。明朝洪武年间,这里还兴建了名噪一时的“建溪书院”(万历版的漳州府志有记载)。清代的乾隆年间,这里又相继建了“崇本堂”和“树德堂”,与“海潮堂”一起,并称为“翁建三堂”,一起见证了翁建村一带底蕴深厚、地灵人杰的历史。只可惜由于时代变迁,“三堂”如今惟余“崇本堂”和“树德堂”,而“建溪书院”和“海潮堂”俱已废,有人认为“建溪书院”的遗址其实就是“海潮堂”,但说法不一,犹待我们进一步考证。

来源:龙文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5-07-20 16:15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