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文新闻网 > 人文 > 学习思考

关于加强龙文区“农家书屋”后续管理的调研报告

学习思考   时间:2015-07-16 15:16    http://www.lwxww.cn/   

  漳州市龙文区文化广电体育局课题调研组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当地村民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当前农家书屋发展建设的重要课题。建好农家书屋不易,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体制,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我区农家书屋建设基本现状

  2009年以来,我区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至2012年,共建成农家书屋42家,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按要求配送了各类书报刊物量1500册以上,成立了村委会具体负责的管理小组,落实了部分专、兼职的“农家书屋”管理员。现在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感觉到,许多农技知识不用跑到市区购买就能解燃眉之急,不仅能及时学习到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还帮助一些文化爱好者找到了自娱自乐的学习园地,受到了许多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二、农家书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书籍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各地农家书屋的图书种类看,目前农村书屋的图书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实际和现实心理需求等复杂因素,和农民的阅读能力、阅读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和农民现实境况对接度不足,对农村读者缺乏持续的吸引力,而且大部分书屋图书种类偏少,内容广度不够。

  (二)配置结构缺乏合理性。从各地农家书屋的配置标准看,一般都是图书的配置数量达到了总数的要求,而音像类、报刊类产品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配置难度较大,落实比例低。配置结构存在重图书,轻音像、报刊的倾向,如在调研时发现农民对报纸、期刊更加“情有独钟”,尤其欢迎时政新闻类、实用技术类和生活保健类期刊。

  (三)书本更新缺乏时效性。从农家书屋的书本更新看,书屋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图书的更新工作却迟迟跟不上,况且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更造成了一些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内容更新速度慢。

  (四)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各村“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村干部或村民义务担任的,这种方法符合农村实际,也把书屋的日常费用降到了最低。但由于是兼职且没有任何待遇,故绝大部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激情不高,加之图书管理业务不熟,很难把书屋管好、用好,从而造成惠民工程成摆设甚至有可能保不住。

  (五)图书借阅率低。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缺乏阅读习惯,加上宣传工作不到位,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图书借阅率偏低,情况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个人。平均借阅率很低,大部分的图书还处于闲置状态。

  三、加强“农家书屋”后续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针对村民阅读需求,科学实行多元配置。“现在农民的闲暇时间多了,喜欢故事、小说等文艺类读物。可见,在配置图书产品时,我们要调查研究农民的需要,不但要讲科学性、实用性,而且要讲娱乐性、信息性。具体而言,在配置农家书屋的图书产品时,应该将适合农村读者阅读的农业专业类、大众类、教育类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这样可以兼顾多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增加农家书屋的人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针对村民阅读能力,适当调整配置比例。目前农民的阅读水平相对而言较低,良好的阅读习惯尚待养成,“在农村,农民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还是电视,其次是期刊,最后才是图书。农家书屋建设,图书是必要的,但是期刊和音像制品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时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这样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农家书屋的受众最易于接受的出版物是电子音像类产品。各地在配置农家书屋的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实际文化水平、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有区别地配置产品,而不是一刀切地按照新闻出版的总体部署原则上规定的出版物比例去配置。

  (三)针对村民阅读受益,全力加大更新速度。农家书屋对受众的吸引力在于有无“活水”上。从农家书屋建设者的角度,必须要高度重视内容的更新问题,一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不是一次投资就能长期受益的,而是必须不断投资,可以通过通过政府投入,每年按照比例来增加农家书屋图书的存量,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来增加农家书屋的存量,也可以利用农家书屋之间不同的书相互流动,来实现定期更新书刊,如洋桥村有花有木,书屋里就要定期更新苗木花卉种植等方面的资料;缪家村周边文化旅游业发展,书屋里就要多一些旅游业发展、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书,从而有效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四)针对提升书屋效益,规范日常运行管理。一是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员制度,图书借阅、损毁赔偿等制度,特别是图书定期流转制度,并大力度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二是迅速提升管理员水平。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教育培训,与市图书馆等相关单位联合,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班,不断提高其管理图书的专业技能。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宣传推介。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考核,要特别重视基层群众的评价。对运行效果好的农家书屋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来源:龙文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5-07-16 15:16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