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一生倾注在朱门理学上,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宋嘉定十年(1217年)的进士榜上,陈淳却赫然有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陈淳的进士功名不是考取的,而是当时一种科举的特招政策,叫“特奏恩”。意思就是因为某人的德、能及某方面的特殊贡献,无需参加科考,由皇上特别恩准授予功名,属于恩科。陈淳就是因为在弘扬朱熹理学及著述等方面的特殊贡献,被授予进士功名“特奏恩迪功郎”。
嘉定十五年(1222),陈淳被任命为安溪(现厦门)主簿。皇命难违,陈淳也打点行装赴任,却在赴任途中生了病,随后返回家中养病,不料一病不起,竟在第二年四月去世。就是说,陈淳虽有进士功名、有主簿官职,一生却没真正当过一天的官。不知是否由于这个原因,据说陈淳去世前留下遗训:子孙后代不得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