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文新闻网 > 人文 > 学习思考

关于龙文区胶合板行业整治的几点思考

学习思考   时间:2015-06-25 16:08    http://www.lwxww.cn/   

漳州市龙文区政府副区长 欧阳劲松

        胶合板又称夹板、细芯板,是家具、建筑模板常用材料之一。漳州市是全国胶合板和木质家具生产的重要基地,龙文区更是胶合板企业集中区,伴随建区18年的成长,一度呈现出遍地开花、千帆竞发的景象,成为全省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全国第三大建筑模板市场。然而,随着城市核心区的迅速发展,胶合板企业占地大、效益低、污染环境,退出龙文这片宝贵的土地、还百姓一个宜居的环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甚至迫在眉睫。如何有序整治、推动转移、转型升级?通过走访调研,我结合龙文实际,谈几点思路。

一、龙文区胶合板行业的发展及现状

        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龙文区胶合板行业起步发展于上个世纪80年代,特别是建区以来,为盘活地方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市、区两级政府支持发展胶合板产业,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用地、证照、环评等方面给予了便利,使得胶合板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龙文的土地上,产业规模百万以上的企业不在少数,形成了家具制造、单板加工、晒板、锯材、胶合板生产、原材料加工供给、下脚料再利用、产品销售、机械制造、运输服务、胶水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来农民工就业问题,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培养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然而,龙文地域面积狭小,可用于发展胶合板企业的空间不多,压板、刨板、晒板厂需要占用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土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外迁至其它省份发展,据统计,仅2013年以来,全区就有约160家木材加工企业外迁,目前龙文人在广西、四川、广东、贵州等地投资兴办的木材加工企业约有500-600家,单家企业投资金额多数在千万以上,其中仅在广西省贵港市覃塘区就有龙文籍胶合板企业70多家。

        根据近期对全区摸底调查的统计结果,目前在龙文本地的胶合板企业仍有1097家,占地总面积约455.11万平方米(6826.66亩),建筑物、构筑物总面积约122.57万平方米,从业人员约3.5万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龙文区胶合板行业普查统计表(按类型、分布情况)

类型

蓝田镇

步文镇

朝阳镇

郭坑镇

开发区

合计

压板厂

172

7

49

15

4

247

卷板、刨板厂

234

24

109

9

1

377

晒板厂

123

18

115

19

23

298

锯边厂

67

3

7

0

0

77

锯台厂

5

0

23

0

0

28

破碎厂

9

4

20

1

0

34

胶水厂

5

4

5

1

0

15

混合型

5

0

15

1

0

21

合  计

620

60

343

46

28

1097

        按不同类别统计:(一)从生产经营类型上划分,压板厂247家,占22.52%;卷板、刨板厂377家,占34.37%;晒板厂298家,占27.16%;锯边厂77家,占7.02%;锯台厂28家,占2.55%;破碎厂34家,占3.1%;胶水厂15家,占1.37%;混合型21家,占1.91%。(二)从属地分布上划分,蓝田镇620家,占56.52%;步文镇60家,占5.47%;朝阳镇343家,占31.27%;郭坑镇46家,占4.19%;蓝田开发区28家,占2.55%。可以看出,压板、刨板、晒板厂居多,占总数的84.05%,蓝田镇、朝阳镇分布较为集中,占总数的87.79%。据了解,目前芗城、龙文、龙海城区胶合板企业总数2000家左右,芗城、龙海地区的部分胶合板企业也是龙文人创办经营的。

二、龙文区胶合板行业的硬伤和退出的必要性

        过去一段时期,胶合板行业对龙文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积攒了不少问题,比如手续不齐全、经营不规范、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污染环境、事故多发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既有悖于科学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与城市发展定位和城区产业发展规划不相符,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胶合板行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清理整治,倒逼行业整体退出城市核心区,搬迁进入工业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来源:龙文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5-06-25 16:08 收藏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