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柯立伟
[内容提要]
在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法院的案件数量逐年攀升,提高法院便民利民诉讼服务水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龙文区人民法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聚焦司法便民利民的热点难点,着力改善立案信访工作环境,加强立案信访窗口服务职能建设,强化干警服务意识,实现了司法理念上为民,司法措施上爱民,司法程序上便民,司法效果上利民,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关键词]法院 诉讼服务 便民利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大写的人。群众路线要求司法面向最广大群众,做到“以人为本”。而坚持群众路线就是立足民生,将司法为民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司法的人本情怀。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群众接触法院的“第一门户”,也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推进公正司法的“前沿阵地”。为了降低诉讼成本,给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2014年,龙文法院创新工作机制,悉心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各项便民举措和服务设施,在规范立案职能的基础上,秉持“距离短一点、效率高一点、成本低一点”的“三个‘一点’”诉讼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诉前调解、速调速裁、查询咨询等各项功能,形成具有龙文特色的诉讼服务模式。
距离短一点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法院工作的大势所趋。龙文法院将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全面延伸到网络,开通运行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网站,提供16项“菜单式”服务内容,不仅包括诉讼指南、风险告知、法庭指引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查询,还提供诉讼文本格式、诉讼费用计算,预约旁听庭审、预约查档阅卷等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的查询、咨询、预约法官等诉讼服务,完成网上立案、提交申请等诉讼流程。配置专职法官实时“键对键”交流引导,群众的任何诉求、意见建议都能在1—2个工作日内得到反馈。网上诉讼服务中心零距离地将诉讼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实现法院诉讼服务与群众的“零时空”对接,只要群众有诉讼需求,即便异地异时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诉讼指导和帮助。这也是全市首个在线诉讼服务平台,自7月下旬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到群众立案咨询达19人次。
设立远程视频接访室,法官将群众的申诉信访申请进行视频接访预约登记,获得反馈信息后通知信访人携带相关信访材料到接访室,借助远程视频终端网络与远程接访人员开展“面对面信访”,反映信访内容和需求。远程视频接访缩短了信访群众与接访单位的距离,替代了走访申诉和赴省进京访,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表达信访需求,既利于引导群众理性维权,又能降低成本、减轻诉累,让群众更加便捷地行使信访权利。
效率高一点
龙文法院将效率作为衡量诉讼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借助完备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矛盾纠纷分流机制,最大限度节省当事人时间成本。将所有服务窗口进一步明晰化,均设置了显著的职能标识。设置集书写、文印、查询等便民设施于一体的“一站式自助服务区”,分为导诉台、自助服务区及当事人休息区三个功能区域。采用人工、书面、电子三级导诉,大厅配备了一名导诉员,专门负责为群众接待引导、查询咨询、材料收转,配备复印打印一体机、便民电话、快速充电插头和便民药箱等设施。自助服务区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配置上网电脑、自助查询一体机,提供有各类诉讼文书范本、法律法规、诉讼指南、举证须知等电子导诉材料,当事人可自助完成电子材料书写,再交由导诉员打印,也可在手写书写区按照提供的文书范本完成文书书写。针对弱势群体及书写不便的当事人,导诉员为其做好口头起诉登记并引导其办理立案手续。当事人休息区配备舒适的座椅、报刊架、饮水机,解决了开庭时间紧、当事人等候走廊无处休息的问题。当事人在设施齐全的服务区里可高效、一次性自助完成起诉材料的准备工作,节省时间精力,提升办事效率。
开辟4间多功能调解区,悬挂体现调解文化的主题图文字画,营造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搭建以法院、司法局为协调指导中心,司法所、村民调解委员会为纽带,人民调解员为主要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调解组织工作网络平台,建立稳定的常态化诉调对接工作联络机制,为群众提供多渠道纠纷解决方式。建立以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司法联络员为主体,庭审调解、诉前调解、立案调解相衔接的调解机制,增设诉前“劝告调解”程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快速解决纠纷。
成本低一点
群众呼唤低成本的司法公正,但首先必须是低成本的‘打官司’,探索建立符合法院运作模式的一套司法救助机制,以及适用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阶段的惠民服务机制,是龙文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通过降低诉讼成本以便群众真正打得起官司的重要载体。“主体类型多元化+手续办理简捷化+救助途径多样化”,这是龙文法院探索出的一套特殊的司法救助程序。最大限度扩大司法救助对象,最大限度简化申请救助的程序和手续,最大限度提速发放救助款,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五保户、低保户及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经申请只需提交经济困难的书面证明材料,无须审批即可直接办理减缓免交诉讼费手续。针对救助对象的具体需求,不限次数、不限类型地提供减缓免诉讼费、发放救济金、心理疏导、帮扶就业等不同种类的救助服务。此外,与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互动机制,设立法律援助站,对符合法律援助申请条件的当事人,主动引导并帮助其获法律援助,确保经济困难的群众真正打得起官司。今年以来已引导帮助16名符合条件的来访群众获得法律援助。
此外,节假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值班接待,为确有特殊紧急需要的来电来访群众提供上门立案、假日立案、紧急事项办理等应急服务,及时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开通12368短信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热线,对接立案、审判、执行等业务系统,在立案受理、移送分案、开庭排期、审结判决、执行查控等诉讼程序中提供短信提醒告知服务,还对案件的管辖异议、对外委托、延长审限等特殊节点设置了短信定时发送功能,以便及时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权利义务的提醒,适时告知当事人案件进度,让当事人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诉讼进程,既方便群众诉讼,又降低诉讼成本,使群众实现轻松便捷打官司。
以希望的绿色和稳重的大地色为主色调,水波纹浮雕底勾勒出一个“天平”图形,天平脚下,盛放着七朵高洁无暇的水仙花。这是悬挂在龙文诉讼服务中心墙上的一个独特标志,这个logo,是龙文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自创的标识,水波纹象征着民生,水仙花代表法官,法官与民众的关系,就像这水仙与水的关系一样,密切联系共生依附,也代表着法院对人民群众深深的依恋。在今后的工作中,龙文法院将继续以人为本,围绕增强公众安全感、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三大目标,把便民利民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打造爱民、便民、利民、亲民的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