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阿芬
陈淳,字安卿,号北溪,南宋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今龙文区朝阳镇石井蓬洲社)人,因世居龙江北溪之滨,人皆称之为“北溪先生”。陈淳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是传承朱子学说的重要代表,也是闽南理学的开创者。其代表作品有《北溪字义》和被收录《四库全书》的《北溪大全集》。他不仅精通理学诗文,还擅长书画,是当时享有盛誉的书画家。据说他的画很传神,栩栩如生。由此漳州民间至今流传着“北溪好字画”的故事,如《没猫也没“加令”》、《北溪先生嫁女三大箱》、《草鞋印草鱼》、《赤榕倒影》等等。
正值金风送爽,秋阳高照的美丽季节,第二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4A级云洞岩风景区的北溪书院隆重召开。我有幸参观了“北溪好字画”(福建·龙文)朱子文化书画作品邀请展。一走进展厅,一股墨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映入眼帘的是绿竹掩映中的“北溪好字画”五个大字。徜徉在展厅中,浓郁的墨香,高雅的艺术,自然的和谐,千姿百态的奇石点缀其间,我已然放下浮躁与喧嚣,呼吸里尽是浓郁的墨香。 在展厅中驻足观赏,“北溪拜师”“师徒论道”“北溪嫁女”等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我喜欢文字,却不懂书画,更不会附庸风雅,但见到这一幅幅作品,内心温润,不油然地喜欢迷恋它的美感。看,书法作品不论是严谨雄浑的隶书,端庄凝重的楷书,还是婉转飘逸的行书,潇洒奔放的草书都意趣横生,令人叫绝!绘画作品或是雄山大川,乡村写意;或是小桥流水,花鸟虫鱼。巧妙的构思,灵动的线条,多彩的意象,丰富的意蕴,或典雅秀丽,或含蓄隽永,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这一幅幅书画作品,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让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行走在琳琅满目的书画之间,仿佛进入了书画艺术的殿堂。欣赏任何一幅书画,仿佛在品尝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在这高雅艺术的熏陶中,让你年轻的血液沸腾,让你凝眸的双眼再次放光,让你身上的每一寸肌肤被墨香所浸染。偶得一本《北溪好字画(福建·龙文)朱子文化书画邀请展作品集》,翻开一看:“作品来自全国各地29个省(市),共收到508名书画家的作品607幅,最大的90岁,最小的14岁……”此时,我感觉手中的作品集顿时沉甸甸的,极其厚重。因为手中拿的不仅是一本画集,而是众多艺术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他们对朱子文化的一份情怀、一份热爱。这是艺术的传承!是文脉的传承!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在北溪书院举办的这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让朱子文化煜煜生辉,让鲜为人知的陈淳重新吸引国人的眼球,这归功于当地领导深厚文化底蕴和尊重文化的态度?归功于热爱文化艺术的丹青能手?归功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尽显龙文山水之秀美,人杰之地灵?!
走出展厅,站在北溪书院的走廊上,四周草木葳蕤,鸟叫虫鸣,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安谧,连空气都是那么纯净、透明。眼前的云洞岩高耸峻峭。在习习的秋风吹过,朱熹那“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的亲切的话语在耳边回荡着。此时此景,我似乎看到了800多年前,陈淳和他的老师——一代理学大师朱熹先生在这里相遇相知,他们在绿树丛荫下,在山道石桌旁,或求知论道,或交流心得,或切磋字画……
是啊,龙文钟灵毓秀,孕育着优秀的人物——陈淳。龙文因为有陈淳,朱子文化而更加魅力四射,书香味道更加浓郁。看,礼赞陈淳之诗词遍地开花!听,“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万物备……”的《启蒙初诵》在孩子们稚嫩的诵读声中传扬。
本文作者系龙文区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