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教育者使命的人
林长根,1937年8月出生,原是龙文区教师,退休后返聘于区关工委,任常务副主任兼关工委报告团长。16年来,他退而不休,笔耕不辍,热心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撰写宣讲报告稿32篇,国旗下讲话稿数十篇,深入辖区中小学宣讲报告50多场次,还编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小故事近600篇,并已汇编成10辑。其中部分报告稿、国旗下讲话稿曾被《德育报》、《福建德育》杂志、《成长》杂志等报刊发表。2006年被评为漳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08年、2013年连续被评为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2年12月入选“福建好人”。
夏天中午,烈日似火,林长根1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他要赶到10多公里以外的新石洲村去给渔民小学学生讲课。到了学校,时任该校校长的阮文发问他是怎么来的,他说是骑自行车来的,还说不认得路,拐了一大弯路。阮校长和老师们听了又惊讶,又感动。
讲完了课,老同事阮文发要留老林吃晚饭,老林对他说,关工委报告团员下校宣讲有“四不”规定:不要车辆接送、不吃招待饭、不拿酬劳金、不收香烟礼品。他婉言谢绝了校长的好意走出了校门。
夕阳下,他又骑着自行车跑了10多公里路,回到家里,天已暮色苍茫,人也汗流夹背。
隔天,区关工委召开了报告团员会议,对此次《民族精神,坚不可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宣讲报告活动进行一次总结交流。会上,老林用渔民小学讲课为例谈了自己的感受后说:“我建议以后我们每个报告团员是否在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后,挤出时间争取到边远校去讲课,以提高宣讲报告复盖率,增加教育面。”此时,报告团员们才知道他去渔民小学讲课的事,也开始学习他主动联系宣讲点讲课的自觉行动。
老林作报告很有特点:不戴眼镜,不看讲稿,不坐凳子。老师们称他为“三不”宣讲员。对此,他有自己的解释:“如果没有这”三不”的话,讲起课来就会断断续续,缺乏力气。只有站着讲,脱稿讲,用情讲,保持演讲者的高昂态势,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听讲热情。”在市九中宣讲《记忆中国·永跟党走》时,他还走下宣讲台跟同学们进行“互动”,当时,整个会场里“我爱中国”、“我很幸福”、“永跟党走”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作为关工委报告团长的老林,每年都会配合党的中心,撰写一、二篇宣讲稿供报告团员参考。他对讲稿的写作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还要通俗易懂,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在选材上,他善于选择有针对性的故事,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感染和教育青少年。在《和青少年朋友谈中国梦》宣讲中,为了激发青少年树立坚定的“圆梦”信念,他引用了《项与年乔装乞丐赴苏区送情报》的故事,其中写道:“项与年躲进山林里,忍痛用石头敲下4颗门牙,让自己两腮红肿,面部变形,加上蓬头垢面,衣服破烂,赤脚行走,一副叫花子的模样,让人望而生畏,终于通过敌人的层层哨卡,把情报送到瑞金周恩来手中。是什么力量支撑项与年石头敲牙送情报呢?是坚定的革命信念。信念的力量是无限的”。他就是用这样的故事阐释了信念的概念,达到了较好的宣讲效果。后来,这个教例被刊登于《成长》杂志2013年第4期上。
老林不但用情作报告,还用心写故事。
由于应试教育冲击挤压了道德教育,不少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钱,还有因早恋引起斗殴的案件发生。针对某些青少年把自私自利当作“精灵”,把挥霍浪费视为“时尚”的现象,老林萌发了“写故事”的想法:编写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点的有深度、有新意的简短故事,让广大青少年在故事“榜样”的熏陶下,感知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价值观,提高认知水平,提升道德境界。
他把想法告诉蔡玉斌主任,得到了主任的支持。蔡主任说,“每周一故事”教育活动很有创意,可以收到老少共进的成效,青少年可以在故事“榜样”的“导航”下,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老同志也可以通过“我手写我心”,在辛勤的劳动中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提升自己。
领导的支持,增添了老林的信心,他开始行动了。他联系蓝田开发区一报亭,定期给他提供几种教育类期刊,还在家里腾出一间用室,专供自己写作。用室里分门别类排列着各种报刊、剪报。这间用室,他不让家里孩子进入,还交代家政工不用进去打扫,他怕“乱”了桌上那些有用、没用的写作素材。
10多年来,老林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在这间用室里撰写出600多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小故事,每年准时向辖区中小学送出50篇故事供同学们阅读。
这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故事,选材广泛,包括爱国、道德、文明、法律和心理等方面内容。他还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撰写时代先锋人物故事,弘扬革命传统美德。为配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他撰写了《小欣月的最大梦想》等10篇故事;为配合创建文明城市教育,他撰写了《我在等你说声谢谢》篇7篇故事。他撰写了最美奶奶、最美女教师、最美警校生、最美女孩……,用“最美”典型人物弘扬社会正能量。撰写《“中国好人”吴碧霞》、《不用拐杖的单脚教师》宣传我区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纪念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这两个时间段里,他负责编辑出版了《楷模》、《身边的雷锋》两本专辑。
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和教育局,爱护、珍惜老林的写作热情,联合关工委,每年把他送往各校的50篇故事汇编成集,现已出版10辑,印刷1万多册,发放辖区中小学供学生阅读。这些专辑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几年来,不时有人向区关工委索要此书,有市直单位干部托人来要的,也有外县区的家长写信来要的,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书厨里还有余书,老林都会有求必应。
“最美不过夕阳红”。林长根既紧扣主旋律作报告,又渗透真善美写故事,让每年一、二次的大型宣传报告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完善的结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孩子们奉上一份份精神食粮,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当成一种责任,他的志愿者行动让人感动,经常得到身边人的称赞。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总是说:“我只是在做我的本分工作。”而《闽南日报》记者小洪却说:“你这是在延续一个教育者的使命。”